今冬电厂需求激增,产地供应收紧的背景下,国内动力煤单吨价格一度突破千元,刷新历史极值。然而,在这种疯狂涨势持续两个月后,市场降温趋势已然显现。1月25日,国内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主力合约2105再度走跌,截至上午收盘报跌1.46%,收于650元/吨。上周,该主力合约已连续5个交易日回落,从1月18日最高738.2元/吨启动回调,周内跌幅已超过15%。
在经历过产地拉煤车排长龙,部分地区限制供电等特殊现象后,国内动力煤港口价格,也从逾1100元/吨的历史最高价启动跳水。
据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消息,上周广州港内贸煤价格涨势放缓,截至1月21日评估广州港5500大卡内贸煤合理价格在1035-1045元/吨,5000大卡内贸煤合理价格在975-985元/吨。上周后半段寒潮天气结束后,电厂日耗较前期有所回落,下游用户对高价市场煤观望情绪加重,同时北方港口贸易商报价出现松动,带动华南动力煤市场情绪转淡,但因港口可售市场煤资源仍较有限,市场实际成交仍较为冷清。
信达证券数据也显示,截至1月22日,秦皇岛港动力末煤(Q5500)山西产平仓价925元/吨,周环比下跌55元/吨。截至1月22日,动力煤期货活跃合约较上一周同期下跌76.4元/吨至650.8元/吨,期货贴水274.2元/吨。
产地方面,据神木煤炭交易中心数据,自上周一港口煤价开始下跌之后,产地煤价也无力支撑。上周五开始,产地煤价转跌,榆林个别煤矿一次降价高达50元/吨,1月25日多家煤矿开始下调煤价,最高降30元/吨。
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消息也称,随着气温回升,电厂日耗回落,补库需求放缓,对市场煤的采购需求转淡,电厂不愿在接受高价煤,紧接着港口煤价开始高位回落,贸易商挺价心态崩塌,开始抛售手中库存。受港口价格回落影响,叠加榆林地区疫情防控加严,外地车辆到矿装车困难,煤矿销售转淡,产地煤价开始高位回调。上周五至今,榆林12家煤矿发布降价信息,降幅10-60元/吨。
2020年12月,因多地气温骤降导致用电量激增等问题,动力煤市场出现供需错配,推助价格一路上行。然而近期随着南方地区气温攀升以及春节临近,动力煤需求端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减弱,加之供应端持续向好,动力煤价格回调趋势也逐步显现。
宝城期货分析师王晓囡认为,从短周期来看,气温回升使得取暖用电压力迅速减弱,加之2021年1月20日后部分企业开始计划停产放假,沿海八省电厂煤炭日耗迅速下降。截至1月20日,沿海八省电厂煤炭日耗迅速下降至210万吨,较此前高点下降15%左右,库存可用天数回升至10天以上。而通常情况下,随着春节临近,电煤日耗跌幅将扩大,煤炭库存可用天数会回升至正常水平。目前动力煤供应紧张形势得到缓解,港口高报价难以为继,动力煤期价已经反映出市场的悲观预期。
海通证券研报也称,随着气温逐步回升,电厂日耗显著下滑,叠加春节临近,下游工业需求逐步减弱。供给方面,内蒙产量持续恢复,上周鄂尔多斯煤炭外销量环比继续回升,煤炭供应总体稳定,同时考虑进口煤的补充,煤炭市场供需偏紧局面将逐步缓解。后续需密切生产端和进口煤政策变化,同时关注电厂煤耗及库存变化、港口库存变化情况。
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2020年12月全国生产原煤3.5亿吨,同比增长3.2%,增速比上月加快1.7个百分点;日产1135万吨,环比减少23万吨。2020年全年,全国生产原煤38.4亿吨,比上年增长0.9%。随国内增产保供措施逐渐落地,国内煤炭供应有所增加。
而需求方面,近期寒潮天气结束后,下游电厂日耗有所回落,经前期采购后,目前对港口高价市场煤接受度有所下降,观望情绪较强,拉运补库节奏明显放缓,上周后半段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数量回落至70艘以下的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