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元是澳大利亚、瑙鲁、图瓦卢和基里巴斯的货币单位。在外汇市场上,按交易量计算,澳元目前是世界第五大流通货币:仅次于美元、欧元、日元和英镑,占总交易量的6%。澳洲货币汇率目前1澳元=5.1138人民币。2010年澳元正式取代瑞士法郎成为全球第五大货币。大部分国内兑换澳元的是过去留学或者旅游的,因为相对其他国家的花费比较便宜。
1966年2月14日,澳大利亚发行了现行流通的货币澳大利亚元,以取代先前流通的旧市澳大利亚镑,并规定1澳元等于1.12美元,可兑换0.5个澳镑。1971年8月15日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后,澳元于当月23日开始与英镑挂钩,12月22日美元贬值,澳大利亚宣布澳元的含金量不变(即0.99531克),对美元的官方汇率上升为 1.216美元,且波幅为2.25%。1972年6月23日,随着英镑区的解体,澳元因此享受的优惠也就宣告结束。后来1966年澳大利亚推行十进制之时,货币亦同时改作十进制。
由于当时1美元的价值大概等于半英镑,所以新的十进制通货改为与美元连动。新通货的单位为澳大利亚元,币值等同于旧澳大利亚镑的半镑。每一元等于100分,一分大概等于1.2便士。1966年,1元,2元,10元,20元纸币纷纷引入流通,5元纸币于1967年引入市场流动,1973年50元纸币被引入。1984年1元纸币被1元硬币所取代,同时100元纸币被引入市场流通,1988年2元纸币被2元硬币所取代。
澳大利亚元在近几十年的流通中,在2010年12月和美元的比值达到了历史最高,外汇比价以每100澳元可以交换102.56美元。当然,澳大利亚元也有其低谷期,在2001年4月,外汇比值为每100澳元可以换取47.75元美元。2008年升至高于1澳元·兑换96美分,在2008年年底达到了历史新高,每1澳元兑换98.49美分。虽然澳元虽然在此之后有显著回落,但在2009年逐渐恢复了其价值。于2009年又达到了1澳元兑换94美分的高点。
澳大利亚
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,首都为堪培拉。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全球第12大经济体、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,其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, [3] 因此被称作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”。同时,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,也被称为“骑在羊背的国家”。澳人口高度都市化,近一半国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大城市。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,常年举办全球多项体育盛事。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,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成员,也是联合国、20国集团、英联邦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。
1606年,西班牙航海家托雷斯(Luis Vaezde Torres)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海峡;同年,荷兰人威廉姆·简士的杜伊夫根号(Duyfken)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,并命名此地为“新荷兰”。
1770年,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(Captain James Cook)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,将其命名为“新南威尔士”,并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