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达加斯加货币汇率1 人民币(CNY) 等于351.088 马达加斯加阿里亚里(MGA) 。2004年,它经历了一次冲击,贬值了一半以上的价值,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。2005年1月1日,马达加斯加实行货币改革,发行新货币(马达加斯加阿里亚尔,MGA)取代原来的法郎,汇率为1阿里亚尔=5马达加斯加法郎。2005年5月,通货膨胀率上升,引发骚乱,但之后物价下跌,局势更加稳定。目前,马达加斯加的纸币面额分别为100、200、500、1000、2000、5000和10000。
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位于南半球非洲大陆的东南部,印度洋西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上,为世界第四大岛,习惯称为“大岛”。南回归线穿过该岛南部,全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的热带地区,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,在莫桑比克海峡最窄处,该国与非洲相距只有400公里。在马达加斯加周围,分布有科摩罗群岛和塞舌尔群岛,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以及属于本国领土的大小岛屿,其中有西北部的诺西贝岛(Nosy-be)和东部的圣马里岛(Saint-Marie)。
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共分五种:1、中部为海拔1000-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区,错落分布着平原、山丘、群山和盆地;2、东部为宽度25-100公里起伏不平的山坡地形;3、西部为平原和高原地区,地形起伏较缓;4、南部主要是平原,地形较为平缓;5、北部以盆地为主,地形复杂,系火山及喀斯特地貌,察腊塔纳山海拔2876米,为全国最高峰。
马达加斯加地形独特,各地气候差异较大。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,终年湿热,年降水量达2000-3800毫米,年平均气温约24℃;中部高原属于热带高原气候,气候温和,年降水量为1000-2000毫米,年平均气温约18℃;西部处在背风一侧,降水较少,属于热带草原气候,年降水量为600-1000毫米,年平均气温约26.6℃;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,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,年平均气温约25.4℃。受季风的影响,全岛4-10月为旱季,11月-次年3月为雨季。首都塔那那利佛海拔约1200米,年平均气温18°C。
马达加斯加主要居民由18个部族组成,其中伊麦利那、贝希米扎拉卡和贝希略三个部族分别超过总人口的10%以上,另外希米赫特、萨卡拉瓦、安坦德罗和安泰萨卡分别超过总人口5%以上;马达加斯加其他居民有科摩罗人、印度人、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,华侨和华裔约1.5万人。当地以属马来-波利尼西亚语族的马达加斯加语为民族语言,法语亦有通用;主要宗教有基督教(信徒占70%)、伊斯兰教(占8%)和传统宗教。
马达加斯加的华侨不少都在马岛拥有大片庄园。他们都由华南各地循水路经南洋、塞舌尔群岛到达马岛。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法国,或回到南洋或香港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