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侧的爆发有望给钢铁股的投资带来两大利好。钢铁板块2021年的发展机会一是在国内外更容易形成共鸣,二是市场更具可持续性。从国内外热轧卷价格差异来看,美国热轧价格已创下60年来新高,而国内热轧价格仍明显低于2018年。在制造业整体复苏的大趋势下,无论是从出口层面还是内需层面的爆发,未来钢价的持续上涨都值得期待。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复苏和房地产基础设施的恢复,预计2021年需求侧同比增长4%。
钢铁板块
供应端有望出现超预期收缩,钢铁行业在今年有望形成明显供需缺口。
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大背景下,工信部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提到钢铁产量在2021年要实现同比负增长的目标,并且已经就压缩产量提出了四种可能的推进方式。虽然在当前时点暂时还没有看到对产业端生产有实质性的影响,但我们判断钢铁供应端在今年的压缩有望大概率超市场预期。在需求的拉动下,行业有望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,甚至不亚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。
近年来龙头钢企降本增效效果显著,需求上行周期将带来明显的利润弹性。
近几年在钢铁行业偏扁平的周期中,包括宝钢股份、华菱钢铁、方大特钢、南钢股份等一系列龙头公司均进行了大量的控费降本提效,人均钢产量和以及吨钢成本费用已经明显优化。由于成本端的控制要强于上一轮周期,在当前吨钢利润偏低的基础之上,随着需求的乐观预期逐步落地,钢价进一步上涨带来的利润弹性有望明显高于上一轮周期,估值有明显提升空间,钢铁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。
受疫情的影响,2020年初中国经济大幅受挫,不过二季度以来经济形势开始好转,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复苏进程当中,往后看经济修复远未结束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,2020年四季度我国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.5%,增速比三季度加快1.6个百分点,整体保持稳步回升态势,2020年全年增长2.3%。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.9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.9%。2021年1月份,PPI环比继续上涨1%;同比由降转涨,同比上涨0.3%,较5月份的最低点上升了4个百分点;从绝对价格看,已大体接近疫情冲击前的水平。海外方面,美日欧实际GDP增速分别由二季度的-9.0%、-10.3%、-14.8%升至三季度的-2.9%、-5.7%和-4.3%。
根据IMF的最新预测,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3.5%,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估将提升至5.5%,预计2022年增长率为4.1%。而在经济复苏和盈利上行周期中,相比于沪深300指数,中证500指数预计将获得更高的业绩涨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