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今年史上最严厉的“限塑令”的实施,股市最新投资机会不少机构预测,未来5年可降解材料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0亿元,有望成为值得称道的“黄金”轨道。目前,各市、省会城市超市、电子商务提供的购物袋已升级为可降解塑料购物袋。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,近期多家化工上市公司加大了可降解材料的产能,化工龙头企业跨境布局强劲。
可降解材料投资
根据原料来源区分,可降解塑料可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类:生物基的代表是聚乳酸,简称PLA;石化基的代表是聚己二酸/对苯二甲酸丁二醇,简称PBAT。
2020年1月,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重点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、一次性塑料餐具、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、快递塑料包装四个领域提出禁止、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时间推进节点。
今年1月1日起,在北京、上海等地买东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,标志着可降解塑料正式开始在直辖市、省会城市等地大规模应用,短期内可降解塑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。
由此,可降解材料将面临巨大供应缺口。以PBAT为例,目前国内的PBAT的产能大约只有20万吨,产品主要用于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。
当下,PLA每吨价格已从2019年底的2万元左右涨至4万元左右,PBAT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扬,短短1个月涨幅就达到13%。
国内春节前后,疫情仍持续干扰上述地区的经济活动。此前,秘鲁在1月下旬宣布10个地区将从1月31日起恢复强制性社会隔离。近日,秘鲁政府宣布将卫生紧急状态再延长180天,至2021年9月2日。这是秘鲁暴发新冠疫情以来,第4次延长卫生紧急状态。
国贸期货认为,上半年铜价仍有望持续走强,存在以下积极因素:一是美国1.9万亿美元刺激取得积极进展;二是全球疫情出现好转;三是铜等金属品种库存处于相对低位,而二季度属于基本金属消费旺季,有望进一步带动库存下降;四是近年来各国纷纷推出碳达峰时间表,新能源车、太阳能、风能等设备设施建设有望进一步带动铜、铝等基本金属消费。
随着节后铜、原油等工业资源品走强,“顺周期”概念越来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
顾冯达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顺周期”行业,其含义在本质上与传统强周期性行业基本一致。“顺周期”一词的火爆蹿红,体现出在新冠疫苗研发等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出现突破性进展后,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高涨,大量资金转而从贵金属等传统避险资产涌向了有色金属等“顺周期”资产,金融市场迎来了明显的风格切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