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口众多,零食需求量大,生产企业一直比较火爆,多年上市公司也比较热门。但是对于零食企业,其生产模式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。比如上市公司洽洽食品,是以自主生产为主要模式。三只松鼠以委托加工为主要模式。不管是哪种生产模式,食品安品才是重中之重,所以,代加工的模式,成为了大家争议讨论的热点。
2016年至2017年,良品铺子及三只松鼠多次因食品质量问题登上质检黑榜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关于三只松鼠的相关投诉达1127条,投诉内容以食品质量存在问题居多;而良品铺子则达676条,近期的投诉内容亦是食品里存在头发、石子、虫子等异物此类的质量问题。
那么,是否自主生产就能十足保证安全呢?答案似乎也是否定的。洽洽食品的瓜子商品曾在2019年8月两度被北京、广州市场监管局检测出霉菌不达标。
在销售渠道上,目前,三只松鼠、来伊份、良品铺子、洽洽食品、甘源食品、盐津铺子均是线上线下互为补充的销售模式,区别在于各企业赖以成长的渠道不同。在这些企业中,只有三只松鼠搭上互联网电商红利迅速发展,而其余五家企业均是起步于线下渠道。
电商至今仍是三只松鼠营收占比最大的渠道。据三只松鼠2020年半年报,期内第三方电商平台及自营APP营收合计占比85%,线下投食店及联盟小店营收合计占比8%;良品铺子线上线下的营收情况处在了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。2020年上半年,良品铺子线上收入占比为 52%,线下收入占比为 47%;洽洽食品目前线下渠道的收入仍占据绝对比重,2020年三季度,公司电商收入仅占比11%;来伊份及盐津铺子亦是如此,2019年,来伊份线上营收占比12%,盐津铺子线上营收占比为6%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线上线下营收占比如何,上述企业无一例外都在近年来加大了对线下渠道的投入。
据洽洽食品2021年1月15日公布的调研活动信息,公司目前正在重点推进“店中店”项目,店中店聚焦在重点城市、较好的终端及标杆终端里,彼时全国已有300多家店中店展销。无独有偶,盐津铺子也在2018年开始着眼超市流量,布局“店中岛”模式。
良品铺子及来伊份则加快了开店步伐。2019年,良品铺子加大华东、华南等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,门店数量大幅增长,当期新开门店较2018年的增幅为33%,期末良品铺子的直营门店为718家,加盟门店为1698家。
同期,来伊份的连锁门店总数2792家,同比增加95家,加盟门店363家,同比增加47家。另外,在2021年,来伊份还将不断为线下渠道赋能。与中通终端店进行合作,最大化地节约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,并借此降低物流成本,进一步加深线下渠道的布局。
洽洽食品、盐津铺子、良品铺子、来伊份均是依托线下渠道起家,近年来布局线下的举措可以看作在原有渠道基础上再作深耕。但反观三只松鼠,往线下开店更像是一种自救之举。过度依赖线上平台的三只松鼠,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。2016年至2019年,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,分别为20%、18%、20%、21%。销售费用中变幅较大的为平台服务及推广费,2019年该笔费用为6.6亿元,占当期总营收的比例为6%,而2018年仅3.9亿元,公司业绩增长对推广的依赖程度在逐渐增长。期内三只松鼠投食店合计139家,联盟小店合计478家。
而对于线上线下目前的现状,来伊份曾在2021年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,“目前行业的趋势是互联网红利正逐步消失,线上渠道也正逐步削弱。由于休闲零食的价格敏感较低,且存在即时性的消费场景,未来线下渠道不会比线上差。尤其是社区团购这种所见即所得,省去中间快递的环节,具有更好的消费体验。”
对于上市公司特别是食品加工类企业,一直都是股市中的热门股,如果未来持续向上发展,必须找到渠道的方向,可以线上线下共营,资源共享等。2021年零食行业会继续蓬勃发展,但是线下仍旧不及线上,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