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抱团行情的神奇繁荣,让市场资金疯狂纠结:我们想逃跑吗,如果不跑,跑了之后怎么办?届时,该基金会更紧密地拥抱白酒和新能源行业,还是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进行炒作?据记者了解,基金业存在明显差异。一些迹象显示,近期基金“团股”似乎出现松动,基于一些明星基金已经开始换仓。呢么抱团行情是否已经完全结束了呢?
抱团行情
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,俨然已经是A股最重要的一股力量。
招商证券把持续加仓并持有一个板块接近至超过30%,视为“抱团”。
根据报道记者梳理,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四次,分别是:2007Q1-2010Q1 抱团金融持续13个季度;2009Q3-2012Q3 第一次消费抱团持续13个季度;2013Q1-2016Q1 抱团信息科技持续13个季度;2016Q1-当前第二次消费抱团已经持续了13个季度;但如果从2017Q1算正式开始抱团,目前只持续了10个季度。
按照机构勾勒的图谱,目前正经历的最新这一轮机构“抱团”,发轫于2019年,公募基金抱团板块基本上沿着“食品饮料→电子→医药→白酒/新能源”的路径在演变。
从时间轴来看,2019年上半年集中抱团食品饮料,下半年集中抱团电子(半导体),2020年上半年抱团医药,下半年抱团白酒和新能源。
2020年下半年,机构抱团的白酒指数(884705.WI)大涨94.49%;新能源指数(884035.WI)大涨65.20%。
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,2020年三季度末,公募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白酒(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),2只新能源(隆基股份、宁德时代)。
根据报道记者梳理,基金的十大重仓股及基金持股市值分别是:贵州茅台1123.78亿元、五粮液822.18亿元、立讯精密617.45亿元、隆基股份515.65亿元、中国平安509.12亿元、中国中免412.33亿元、美的集团393.09亿元、迈瑞医疗367.40亿元、宁德时代346.03亿元、泸州老窖332.62亿元。
从估值来看,抱团板块处于历史的高位,一批龙头股,如贵州茅台、王粮液、隆基股份、宁德时代等屡创历史新高,估值已逐渐要脱离地心引力。
而在这种背景下,近日抱团股出现震荡式大跌。此前“抱团”强势上涨的白马股跌倒一大片,多空分歧明显加大,冲高回落走势个股不断增多。
市场开始陷于激烈的争论中,而争论的焦点在于:机构“抱团股”是真摔,还是假摔?
松动的“联盟”
值得重点关注的是,市场资金在试图寻找新的抱团炒作对象。
一方面科技股(比如芯片股)在上涨,原因是近期科技基金发行较多,大科技板块里机会也较多。另一方面,大市值的低位“中”字头个股(比如中国中车等),以及部分低估值的金融股也开始上涨,不少低估值个股盘中股价出现异动。
不管是芯片还是中字头,还是金融股,其共同的特点是相对低迷,属于低估滞涨品种的补涨。
这其实透露出一种现象,资金在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品种。
而最新仓位测算也显示,公募偏股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高位水平。
截至2021年1月 9日的一周,偏股型基金整体小幅减仓0.96%,当前仓位66.21%。其中,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0.39%,标准混合型基金仓位下降1.04%,当前仓位分别为85.49%和63.64%。
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机械、医药和轻工制造,配置仓位分别为5.57%、3.76%和3.72%;当周,基金行业配置上主要加仓了家电、机械和非银行金融,幅度分别为1.68%、1.63%和1.00%。
基金一边仍在抱团中,一边也在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新的投资方向。
尤其是,部分明星基金或已调仓换股。
比如,公开数据显示,1月11日,机构抱团股高位调整,但傅鹏博、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净值却不跌反升,事实上,一些明星基金的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出现较大偏差,业内人士判断,这些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可能已经调仓换股。
“从目前部分净值表现来看,部门明星基金确实出现了实际净值与估算净值的差异,这暗含了一定的调仓换股操作,可能减仓了部分涨幅较高、估值偏高股票,增配了业绩预期差较大的个股,例如一些周期和科技板块的优质个股。目前龙头公司的业绩仍然比较稳健,但估值较高,短期性价比可能会有所变化,但经过波动之后,投资者仍会买入。”格上理财首席策略师张婷表示。
有基金经理表示,不必担忧“抱团”解散,从长远来看,白马龙头股仍有上涨空间;也有基金经理表示,现在白酒、新能源板块已处于历史高位,未来必会下跌,不是投资的好时机。
目前部分基金经理对抱团股持乐观态度。
5G板块
从技术的角度看,关于5G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放在观察设备商上,但实际上,我认为2021年的机会主要在集成上。比如海康威视就是一个典型,它以前主要是卖摄像头的,但是AI技术足够强,且中台足够好的时候,就可以直接卖安防服务、各种产品服务,其实卖的就是“产品包”了。好比监控一家工厂,以前需要安装摄像头、一堆中控设备、写好程序等等,但现在这些都不用了,买了海康的摄像头,它在云端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。
因此,未来5G的应用,肯定不是用来做手机的,而是改造一个行业方面的应用,关键是怎么让应用的门槛降低,这是2021年5G最重要的预期方向。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等这些原先的运营商很难同时面对100个甚至1000个行业的需求,而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,就会重点在某些领域去推进这些方面的应用,比如华为现在就会跟最老的煤炭、钢铁等重资产行业合作,对其进行改造,因为改造最老的行业,其商业利润产生的弹性是最大的。面对海量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千奇百怪的产品需求,集成商发挥作用的机会就来了。